我相信詩巫人對文化節的期待很高。
高到我們希望可以帶動中區的旅遊業, 讓大家多賺一點外匯。
高到我們希望可以帶動中區的旅遊業, 讓大家多賺一點外匯。
注意, 是外匯, 不是本地人的口袋。
可惜官方沒有數據顯示, 也不曾看到公佈這方面給我們帶來什麼利益。比如有多少人會捨古晉的美食街, 或是雨林音樂節而來詩巫?
詩巫渴望這樣大型的節目, 但不是像現在的文化節, 照顧的主要是本地人, 做得生意對象也是本地人, 表演招待的更全是自己人。(你看到有幾個業者會在意外國人?比如, 他們的 Facebook 里向外國人宣傳?)
不必跟我強調有例外,肯定有外來的遊客, 但佔了全部的比率有多少?(我很期待報紙可以拍一些外國人參與的照片, 10天內你覺得會看到嗎?)
文化節這名詞, 去網絡找找,很多國家都有, 就連日本也有他們的文化節。
但仔細看, 他們的定位很清楚, 範圍規劃得很詳細, 比如台灣的捷運文化節,鳳梨酥文化節, 澳門的書香文化節, 中國的國際孔子文化節, 香港甚至有‘性’文化節。
範圍訂的嚴謹,不廣泛,就容易集中參與者的焦點, 人們到訪也知道會看到什麼。 主辦當局就可以掌握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觀眾資料。
婆羅洲文化節, 定位模糊, 是注重詩巫?砂拉越?還是砂沙兩州?
如包括沙巴的話, 那為何卡達山人,杜順人的文化從來不被重視?
如包括沙巴的話, 那為何卡達山人,杜順人的文化從來不被重視?
哦, 是詩巫沒有這些人?那就無法全面的代表婆羅洲文化了。
其實你問老外對婆羅洲的影響, 更多人告訴你他的印象是印尼加里曼丹的風土人情。
既然如此,強調在詩巫主辦的是婆羅洲文化節, 要如何對外國人宣傳?
畢竟要吸引遊客, 對象是外國人, 要跟他們解釋, 我們只是以婆羅洲文化節來當做一個節目, 主要還是以詩巫的人口結構,文化來展示?不辦的話, 詩巫人很可憐, 沒有大型節目讓人晚上有去處的。能這樣講嗎?
如果旅遊景點需要如此解釋, 那倒不如換個名字, 直接叫砂拉越文化節就行了。
對於一個初次來參觀的外人,婆羅洲文化節需要如何清楚表達定位?
文化節的攤位, 節目和飲食, 是否真正的代表婆羅洲了?
赞同你说的,都不懂文化节到底要宣传的是什么,好像大型的夜市那样,主题不明确
回复删除同意。食物也不便宜,料也不多。更离谱是车停的一点文化都没有。试问这样怎么给外国游客好印象?
回复删除是哪个单位主办的? 简直就是垃圾节!
回复删除誰說沒有文化啊?這不是典型福州人做生意掛羊頭賣狗肉不擇手段的文化嗎?
回复删除